首页 资讯 正文

《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利用条例》施行

体育正文 115 0

《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利用条例》施行

《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利用条例》施行

中新网合肥7月1日电(rìdiàn)(记者 赵强)《安徽省传统村落(cūnluò)保护传承利用条例》(下称“条例”)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。 近年来,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(bǎohù)利用工作(gōngzuò)系统高效推进,取得显著成效。目前,安徽已有807个村落列入省级以上传统村落保护名录(mínglù),其中469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。 2月11日,安徽省黄山市黟县(yīxiàn)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,水墨画卷中的(de)“画里乡村”。(无人机照片) 韩苏原 摄 条例规定传统(chuántǒng)建筑的维护和修缮,由所有权(suǒyǒuquán)人(rén)负责;所有权人与使用权人另有约定的,从其约定;所有权人不明或者权属不清的,由传统建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(rénmínzhèngfǔ)、街道办事处负责。所有权人、使用权人自筹资金进行维护和修缮的,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(kěyǐ)结合当地实际给予相关支持。 条例明确,传统(chuántǒng)村(cūn)落保护应当尊重(zūnzhòng)村(居)民(mín)的(de)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,保障原住村(居)民的合法权益,不得以保护为由强制将原住村(居)民迁出。鼓励村(居)民在原址(yuánzhǐ)居住,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利用、当地特色产业的生产经营等相关活动,促进村落原有形态、生活方式的延续传承。此外,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传统村落数字化建设,促进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存、共享、展示和传播。 条例明确,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传统村落保护传承(chuánchéng)利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(hé)社会发展规划,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协调机制和措施,并根据实际给予(jǐyǔ)必要的资金支持。(完)
《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利用条例》施行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